加入收藏 | 访问烟台大学首页

历史回眸

满18崴请按此进入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由北京大学依据原国家教委的指示对口援建的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系,设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北京大学的闻国椿教授担任首届系主任。1989年,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系更名为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与信息科学系。20068月由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应用数学与软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成立满18崴请按此进入。  

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海内外校友以及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30年的共同努力与耕耘,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不断的发展壮大,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已成为山东省特别是胶东地区研究型和应用型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含6个专业方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应用软件;统计学、概率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原数学系)于1985年开始招收应用数学专业(后更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一批本科生,1987年获准增招应用数学专业专科生。1995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2000年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各两个自然班的本科生。20097月,学院获批招收统计学专业的本科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原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于2003年新增应用数学硕士点。2005年,新增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点。2010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1年应用数学获批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起开始招收计算数学专业研究生。  

目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成人(函授)教育学生850余人,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且涵盖成人(函授)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在230 人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在30人左右。学院资料室订有100余种中外文专业期刊,藏书2万余册。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定位是教学研究型,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历来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优良传统。1984年满18崴请按此进入建校之初,在报纸上刊登了满18崴请按此进入招聘教职工的启事,全国各地、特别是山东省烟台籍人士踊跃报名。数学系首任系主任闻国椿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和认真比较后,挑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来数学系工作。与此同时,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在1985-1987年间为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系举办研究生班共培养了25名研究生,其中不少人留校任教并为满18崴请按此进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摘自闻国椿教授著《为人处事的十大原则》)。  

30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体系,促进我院可持续发展。全院目前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以上(其中博士后9人),其中含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山东省突出中青年专家1,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1人荣获山东省教学名师。从师资队伍的自然结构状态数据和学科建设等情况看出,我院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专业等结构渐趋合理,不仅符合我院定位的需要,而且符合教学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学科、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20139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综合考虑学科特点、师资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对全院教学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革,分别设立了数学系、信息计算系、统计系和基础部三个系一个部。  各系部负责相应的课程(群)的教学任务,同时学院对各系部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使得各系、部对学院的各项工作拥有更大的参与度和自由度。这既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又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课程建设一直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有三门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分别是《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6年立项)和《数学模型》(2007年立项),另有两门校级优秀课程《线性代数》和《高等代数》。  此外,作为课程建设的附属成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教材共四部。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80%左右,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其中有不少同学被推荐或考取了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名校的研究生。2011年,我院200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张若冰同学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全美排名第一)博士项目录取,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共资助金额61450美金,资助年限为5年),成为2011年中国大陆唯一的普林斯顿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另外,张若冰同学还获得了满18崴请按此进入首届校长奖学金。此外,我院研究生毕业后,多人考取了国内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1984年建系以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就一直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为了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科研工作,特别是做好对我院长远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结合学校相关政策,院里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奖励措施,调动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和支持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的研究课题,并协调有关人员做好相关课题和科研攻关的组织工作。

2013年以来,我院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其中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项目11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包括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包括面上项目4项;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3项。

近五年,我院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SCI收录159篇,SCI一、二区收录60余篇,论文大多发表在《J. Diff. Equations》、《Nonlinear Anal. Real World Applications》、《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J. Graph Theory》等顶级期刊上;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论文入选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 2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5年荣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2016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一。2017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五年间,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015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近五年,我院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专项1项和国家外专局外籍专家项目1项。2014年承办了国际偏微分方程:理论、控制及应用学术会议。五年间,邀请了四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我院讲学和学术交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0余人次。青年教师陈传军、何志红和孙丰云获得山东省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曲风龙和王智峰2014年分别访问中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此外, 2013年,张志军在北京国际数学中心访问;2013年张新光访问澳大利亚科廷大学;2014年杨玉军访问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 at Galveston2014年王燕教授访问斯洛伐克科技大学。2017年陈传军访问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这大大促进了我院教师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科研水平。截止时间2018年7月。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经形成一支学术风气浓厚、思想活跃、团结向上、结构优良的学术梯队,并在学术讨论班上经常交流,相互深入讨论、相互合作。这些也使得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  

一直以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十分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目前建有数学建模和信息计算两个专业实验室,拥有高性能品牌计算机140余台。实验室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群,完全满足各门课程的实验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且实验室全天候向学生免费开放。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学生课外实习基地。2013年,在原来四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统计实训基地和信息实训基地。  

2013年,满18崴请按此进入获批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立项,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位列其中,获得省财政大力支持。根据项目建设方案,首批经费已经到位,实验室的配套建设正在进行当中。另外,2013年我院统计建模实验室成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立项。应用数学为“十二五”省重点学科;2017年获山东省“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平台。  

我院是山东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高校之一。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数学建模指导小组,并配有专门的数学建模实验室。2009年,数学建模实验室得到省专项基金的资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近二十项以及山东省一等奖近百项。与此同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先后获得数学专业、非数学专业一、二等奖近二十项。  

伴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的历史机遇,在未来的时间里,全院上下将进一步提升内涵,凝聚特色,继续坚持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现代化人才,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附录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大事记  


1984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援建成立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系,设应用数学(后更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

1985年,开始招收应用数学专业(后更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一批本科生

1987年,增招应用数学专业专科生

1989年,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系更名为满18崴请按此进入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1995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2000年,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

2003年,新增应用数学硕士点

2005年,新增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点

2006年,由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应用数学与软科学研究所组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009年,新增统计学本科专业

2010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1年,应用数学获批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

2012年,开始招收计算数学专业研究生

2013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立项

2013年,统计建模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立项

2013年,省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获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资助,资助金额140万元      

       2017年, 获山东省“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平台,“数据科学与智能技术”

 

附录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历任系主任、院长  

   1984-1990 闻国椿、濮德潜  

   1990-2002 王亮涛  

   2002-2013 侯仁民  

   2013-2018 张小霞

   2018-至今   杨玉军  

附录三: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历任总支书记  

   建系初期-1990  

   1991-1998 周志金

   1998-2005 刘镇华  

   2005-2012 张仕祯  

   2012-2019  滕雪玉

   2019-至今   张寅晗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满18崴请按此进入/高清免费完整版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0288 号